重庆市长寿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她坐落于距离重庆约75公里水路的长江北岸长寿区主城内,始建于1904年,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勤奋好学的学习传统和勇于拼搏的体育传统”,被誉为“长寿文化高地,人才辈出的摇篮”,“泽润川东、誉满华夏”。培养了杨公托、程谦谋、孔平、韩咏秋、李涛等政、商、学各届精英和各个历史时期大批才俊,提炼出“勤学、养德”的校训,积淀成了“团结、拼搏、求实、奉献”的长中精神。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形成了“为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办学目标:夯实基础,创建市级示范性高中;办出特色,创建示范性高中;打造品牌,创建中华名校;以“品德自育、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为人自强、爱好广泛、有一特长”为办学特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课堂教学七自主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重庆直辖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等30多项,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学校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学校由“九五”末的48个教学班三千二百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66个教学班共四千多名学生。教职员工284名,其中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64名,一级教师75名,全国模范教师、先进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共3名,市级骨干教师15名,重庆市骨干校长1名,重庆市高级教师评委3名,长寿区名教师29名,长寿区骨干教师25名,40余名教师完成西师等高校研究生课程进修的学习。1984年我校设立电教组,1998年更名为信息组,1999年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其间申报了重庆市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2005年11月学校在重庆市信息技术示范校的检查验收中,经专家们认真评审获得91.5分的高分,验收合格。电化教学已经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2006年7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桃花新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设施设备按照示范高中的要求重建,设有标准化学生微机室四间、语言室两间,网络控制中心一间,教师电子备课室四间,90个考场监视系统一套,配有84套班班通系统和一间功能的可容400多人的学术报告厅,新建学校门户网站,目前已招标新建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预计将要投入600多万元。二、机构健全、科学管理1、领导重视、规划合理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高新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被誉为人类教育第八次革命。教育的“三个面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等都需要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业已成为我校全体教师的共识。学校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设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一名副校长副组长,学校各处室领导、信息组和部分教师为成员的信息技术领导小组,信息组由副校长分管,教科处具体负责信息组具体工作的管理和实施。我们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领导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是关键,教师培训是保证,培养学生是目标。学校重视全校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信息技术的培训,有专项培训计划,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十五”期间学校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全面培训,全体教师均取得了相应的计算机等级合格证书。各学科95%以上的教师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成果突出的教师学校有奖励办法。发展总体目标:到2008年,全校教育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实现全方位的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此项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我校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落实教育的“三个面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发展的具体目标:(1)网络建设规范和加快校园网第三期工程,加快宽带联网工作(所有的办公室和教室能够上网),逐步将校园网延伸到教师居住区和校内学生公寓,为教师、学生创造上网条件,形成网络化的教育教学环境。(2)教育资源库建设以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为重点和核心,围绕课程这个核心来进行组织、建立学校网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能够与全市全区教育信息网联通。(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开展专题研究,充分认真研究搞好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探索试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注意做好教学评价、实验研究分析、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积极探索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形成学习化社会环境,所有学生能够利用网上资料从事研究性学习,并能够独立撰写科学试验、研究论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实验研究。2、业技术人员配备信息组作为学校独立的教研组,设有信息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各项任务有专人负责。承担计算机教学和网络中心、电子监控系统、班班通、教师办公系统等设施设备的维护以及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相关科研课题研究等任务。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教育专职管理技术人员7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2人,市区级专家教师2人。每学期至少召开四次专门的电教工作会,每周信息组定时开展一次研究活动。学校也重视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信息组的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加市、区举行的各项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计算机或网络培训。3、制度健全、管理完善学校切合实际地制定了《长寿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十五”发展规划》、《长寿中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施意见》、《长寿中学校园网建设基本要求》、《长寿中学电教优质课评价办法》、《长寿中学电化教育工作管理制度》、《长寿中学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长寿中学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其中包括“组织机构、任务、设施设备建设、经费、专职人员待遇、工作职责”等和“各功能室管理、电教设备管理及保管、电教设备保养及维修、班班通设备管理维护、各功能室学生操作”等各项制度,同时也制定了相应奖惩办法。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和总结中都有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信息组每学期有专门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学校不断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常规管理。各功能室的使用情况、各种设备的维修和配置都有完善的记载,注重设备的保养及维护,积极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严格执行赔偿制度,对网络安全及运行实行专人管理,确保可靠、安全运行和信息流畅通,以保障教学的需要,对软件资料实行标准化管理,电子资料的入库、借还都有记载。利用电教手段充分利用资源库,结合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我校教师的教学习惯。4、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保证经费投入到位学校根据市、区教委课程设置要求,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并对教学工作过程进行检查,学生上机率为90%以上,各年级开设信息课的同时开展信息技术奥赛培训等活动,学生使用的教材均符合国家教育部、市教委规定的教材范围。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经费有计划分期投入,到目前为止,投入资金约650多万元,其中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课件制作、培训、课题实验等专项资金每年约14万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